第425章 制裁
作为华兴手机的副总,刘光天的长子刘振国,此时正将这款革命性产品推向全球。
他年轻,自信,流淌着与其父亲相似的商业魄力,却又多了一份受过西方精英教育后特有的从容。
他的全球巡演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在伦敦,他与王室成员亲切交谈;
在巴黎,他与时尚界名流共进晚餐;
在东京,他接受了主流媒体的狂热追捧。
他所到之处,无不掀起一阵“华兴旋风”。
这份由技术领先带来的自信,让他站在世界舞台上时,充满了底气。
然而,风暴总是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刻降临。
加拿大多伦多,瑞吉酒店宴会厅。
刘振国刚刚结束了一场气氛热烈的产品发布会和庆功酒会,与会者对他的演讲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他回到酒店套房,正准备与团队总结当晚的成果,门外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
门外站着的,是几名表情严肃的加拿大皇家骑警官员,以及身着便装、目光锐利的漂亮国联邦调查局探员。
“刘振国先生吗?”为首的警官出示了证件和一份文件,“根据美加引渡条约,以及漂亮国司法部签发的逮捕令,您因涉嫌窃取漂亮国企业商业机密、违反《出口管制条例》等多项罪名,被正式逮捕。您有权保持沉默…”
房间内的空气瞬间凝固。
刘振国的助理试图上前理论,被对方毫不客气地挡开。
脚铐合上的清脆声响,标志着商业竞争的面纱被彻底撕破。
几乎在同一时刻,
漂亮国商务部在华盛顿召开紧急记者会,宣布将华兴集团及其旗下超过一百家关联企业列入“实体清单”,
即日起实施最严格的技术封锁与金融制裁,
禁止任何漂亮国企业及使用漂亮国技术的第三方企业与华兴进行任何形式的交易与合作。
消息传出,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
这从来不是单纯的商业纠纷或法律案件。
这是一场帝国动用了国家力量,对技术挑战者发起的、旨在彻底扼杀的全方位超限战。
华兴手机的崛起,以其无可辩驳的技术优势,终究刺穿了霸主最敏感、最不容侵犯的神经——技术霸权本身。
当刘振国被戴镣押解的画面通过晚间新闻传回国内,举国为之震动。(这个原型你们有看过吧?孟女士的)
在华夏蜀都,这条新闻引发的震动尤为深切。
“是刘总的哥哥!是华兴的大公子啊!”
消息像惊雷一样在蜀都街头炸响。
茶馆里,一位老师傅猛地放下手中的盖碗茶,茶汤溅了一桌也浑然不觉。
他指着电视上刘振国被带走的画面,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他们怎么敢?!刘总一家为我们蜀都做了那么多好事,现在他们居然这样对待他的家人!”
“忘不了那十里长街!”
在曾经自发聚集送别刘振华的街道上,几位老街坊围在一起,情绪激动。
一位大妈红着眼眶说:“当年刘总帮我们盖房子、建学校,现在他们这样对他哥哥,这还有天理吗?”
她的话引起了周围人的共鸣,众人纷纷回忆起华兴集团为蜀都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崭新的安居房、孩子们能安心读书的希望小学、让乡亲们致富的产业合作社。
“华兴是咱们的恩人!”
在城东的华兴安居小区,刚下班回来的陈师傅看着电视新闻,一拳捶在桌子上:“现在他们就这样对我们恩人?这口气咽不下!”
他的邻居,那位曾经懊悔没去送别刘振华的小吃摊老板娘,更是直接拉下了卷帘门:“今天不做生意了,心里堵得慌!”
“我们要发声!”
在蜀都大学的校园里,学生们自发聚集在礼堂观看新闻。
班长站在台上,推了推眼镜,声音坚定:“同学们,这不是华兴一家企业的事,这是对我们所有华夏企业的打压!我们要联名写信,要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台下爆发出热烈的响应。
从市井街坊到大学校园,从茶楼酒肆到网络空间,蜀都人民的愤怒如燎原之火般蔓延。
这份情感,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同情,而是源于对华兴集团、对刘家父子多年来为这片土地付出的真挚情感的深切共鸣。
这样炽热而坚定的回应,并非蜀都独有。
它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迅速蔓延至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在同样受过华兴恩惠的赣川省,老茶农们放下刚采的春茶,聚集在村委会的电视机前,用带着浓重乡音的普通话录下视频:“刘总帮我们修路种茶,现在他们有难,我们赣川人绝不答应!”
在东北的工业新城,在华兴建立的职业技术学校教室里,年轻的学子们齐刷刷站起身:“我们要学好技术,不能再被人卡脖子!”
在华东的智能制造基地,在华南的科研实验室...从城市到乡村,从线上到线下,那些曾因“华兴模式”而改变了命运的人们,那些心怀家国的普通民众,此刻都不约而同地站了出来。
他们的声音,或许带着不同的乡音,诉说着不同的故事,却汇聚成同一个响彻云霄的信念——“华兴不孤,我们同在!”
这一刻,一家企业的命运,已然与一个民族的尊严和情感,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